在协同发展中体验获得感

 最后更新:2017-02-22  浏览:2329次

【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

在协同发展中体验“获得感”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记之三

光明日报天津2月21日电(记者 陈建强 耿建扩 张景华)在北京南三环附近上班的李晓东,住在河北永清。2016年年底,京台高速北京段开通,从南五环到河北永清只需20分钟,大大缩短了他路途奔波的时间。

三地协同,交通先行。近年来京津冀相继启动建设了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京秦高速公路天津段,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和“瓶颈路”;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京津城际延伸线建成通车,北京南站到滨海新区实现1小时通达;津保铁路建成通车,京津保核心区1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已敲定,将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以京、津、石三大城市为核心,到2030年基本形成以“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交通一体化正带给老百姓越来越多的便利。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首次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表明,受益于三地交通网的不断完善,75%的受访者感受到了交通一体化带来的出行便利,由此推动了在工作机会、社会福利等方面资源共享的机会提升。

原籍河北省的于淼在北京工作,前不久刚刚结婚,随妻子把家安在了天津。对于牵挂家人的于淼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带给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话费便宜了。2015年8月,在三地联合推动下,京津冀正式取消了手机长途漫游费,用户在京津冀区域内拨打或接听三地号码,均按照本地通话收费。“我给天津的爱人或者河北老家的父母打电话全是按照市话收费,再不用长话短说了,切身感受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实惠。”于淼说。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河北省引进落地的最高质量、最大体量、最上档次的产业协同项目,也是北京现代首次在京外地区投资建设集绿色、品质、智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工厂。项目从2014年12月29日签约,3个多月后便实现开工,18个月后建成,创造了世界同类汽车工厂建设的最快速度。

河北沧州人尹景城是家中独子。母亲生病后,在京工作的他辞职回到家乡。后来,他成为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的一名消防员,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直接受益者。“在沧州工厂不仅工资待遇比在北京好,企业还为母亲买了保险,让母亲从此有了一份保障。”尹景城说。

除了交通的日益便利、产业的协同发展,还有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的“上山下乡”。目前北京市、区两级与津冀各地方共签署教育合作协议21个,实施合作项目30余个,组建了京津冀地区4个高等教育联盟;与河北开展了北京—燕达、北京—曹妃甸、北京—张家口、北京—承德4个重点医疗合作项目;推动河北燕达医院实现了异地就医直接持卡结算;建立三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共商机制、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机制,社会治理协作更加密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三年来,稳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越来越多的像李晓东、于淼、尹景城这样的普通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协同发展带来的红利。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版权所有